采摘热线
13983209343
在草莓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经常受到病害的侵袭,其中草莓白粉病较为突出,尤其是温室种植,在整个生长季对叶、花、果均有危害。病害常见时植株发病率高达80%,产量损失高达30%,成为秋冬季节草莓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1.病原菌及危害症状草莓白粉病的病原菌属于子囊菌纲。菌丝体生长在叶、叶柄、嫩枝和果实的两侧,子囊果为褐色。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叶片入侵初期,叶背和茎上出现大小不一的黑斑,随后叶背产生白色粉末。后期病斑呈红褐色,扩展至全株。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成勺形,叶片变脆,后病叶逐渐枯萎、焦枯。当花蕾和花朵受到感染时,花瓣会变成粉红色,花蕾会变形。早期受害者,果实停止发育,变硬,干枯;后期果实受损,表面明显布满白色粉末,严重影响浆果的品质和产量。
2.感染周期和致病条件。大多数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寄主上代代相传来完成一年的循环。分生孢子随气流扩散到寄主叶片上,萌发产生芽管和吸器的侵入。病菌的分生孢子在生长季节迅速繁殖,5 ~ 7天后,新的分生孢子形成、分散、扩散,以便再次侵染。疾病在整个生长期反复发生、扩大和传播。在病原体& amp#039;的存在,疾病的流行依赖于温度和湿度以及寄主的生长。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草莓白粉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温度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害蔓延很快,表现为较典型的低温高湿型特征。在保护地的温湿度条件下,此病在11月至次年3月发病普遍,4月为高峰期。
基肥不足,土壤缺水,植株生长衰弱;或浇水过多,氮肥过量,植株徒长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早春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温棚内温度相对稳定适宜,通风不良,湿度过高,棚室内壁及叶面有较多结露形成,极利于病原物的萌发和侵入。